2009年1月2日 星期五

使用Personal Computer(PC),是必需要軟硬體兼備的。

  PC,真是個相當有個性的東西,突然想到就給你這個故障一下,那個故障一下。以下是我今天下午發生的:

“我的電腦”中的顯示如下

A~當然是軟碟機,且還在使用中,只不過很少用了。
B~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退出PC的行列了,所以當然沒有。
C~主程式磁碟區(30G),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是將主程式安裝在此區。(當然還是有些白痴例外)
D~一般用磁碟區(30G,與C為同一顆硬碟分割),通常放些文件或是圖片用的磁碟。
E~卸除式磁碟區,空來讓隨插即用的裝置使用的。(隨身碟之類的)
F~同上。(把E、F空出來,是長年來的習慣)
G~光碟機兼燒錄機。
H~同上。
I~工作用磁碟區(160G),大多存放剪輯所需的影片或是素材之類的。
J~RAID用磁碟區(400G),顧名思義,就是用RAID(磁碟陣列)將兩顆200G的硬碟組合成的磁碟,用來剪輯轉檔用的。(因為是SATA的格式,加上RAID 0的方式組合,有使資料傳輸的效能與速率提高的作用)
K~XX用磁碟區(250G),專門用來存些不適合在公眾場合播放的影片…
L~影片用磁碟區(320G),用來存放剪輯完成的影片,或是下載來的電影動畫之類的。(跟上面的是不一樣的…)
M~虛擬光碟機。
N~同上。
?~還有一顆用來備份所有資料的外接式硬碟(500G)。

  介紹完硬體之後,回歸正題。今天下午,因為想要上傳個遊戲檔案到網路空間中(惡靈古堡一代PC版),因為遊戲在虛擬光碟的檔案中,(I磁碟)於是就先將檔案置入虛擬光碟中,打算先把遊戲中的檔案複製到J磁碟中,然後進行壓縮的作業,之後再上傳。(原本614MB的檔案,經過壓縮後剩下390MB,達到將近36%的壓縮率)可節省網路空間與傳輸所耗費的時間。

  但是在傳送給J磁碟時發生了問題,傳到快完成時停住了,完成時間一直停在十秒。我等了一下,確定檔案應該沒有在傳輸了,所以乾脆取消,看看發生什麼問題。但是一取消,電腦就處於半當機的狀態,(就是指標能移動鍵盤能使用,但是不管按什麼捷徑都沒有反應)此時連開始按鈕都不理我,只好使用暴力重新開機了。(就是直接按下RESET按鈕)

  此時心理已經有個底了,八成是硬碟出了問題,但是不知道是哪一顆,所以現在必需要來作檢視的動作了。

  在還沒進入WINDOWS前,我先檢視了BIOS的資訊,(BIOS指的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,是儲存在主機板機一體晶片中得一個小程式。任務是在作業系統載入前先分配好或控制好電腦上的所有硬體,且確認他們可以正常運作。)發現所有硬碟都有抓到,確認並不是沒抓到硬碟所造成的問題。

  重新開機之後,桌面、捷徑和工作列都順利的完成啟動,此時看起來不像是開機硬碟的問題,畢竟完成啟動並沒有任何問題。但是當我開啟檔案總管的時候,就再度回到了半當機的狀態,並且完全無法檢視我的硬碟狀態。此時看起來,是硬碟造成問題的可能性又再提高了不少。但是實在不曉得是哪一顆硬碟所造成,所以解決篇請看下面:

  此時採取應對措施一.

  第一步:將電腦暴力關機,(因為無法正常關機)直接按下關機按鈕。然後將主機後的總電源關掉。(關掉總電源是為了避免靜電產生,使的電腦發生嚴重的短路問題)

  第二步:將連結硬碟的排線與電源線拔除,然後再連接上。此步驟是讓硬碟與排線或是電源線之間有緊密連結,因為經常此種當機狀況,都是因為連接鬆脫所造成的比較多。

  第三步:總電源打開,開啟電腦以檢視。

  同樣,桌面開啟沒有問題,但是一開啟檔案總管檢視,問題就來了,同樣的陷入了半當機狀態。此時就能夠合理的解釋,不是排線與電源線鬆脫所造成的,所以此時也能夠合理的懷疑,可能是硬碟有問題。(這當然是我不願意見到的)但是到底是哪一顆呢?是I(剛剛傳送的)還是J(剛剛接收的),或是其他的,就必須靠除錯法來試驗了。

  應對措施二.

  第一步:同措施一第一步

  第二步:將所有硬碟一顆顆的拔除電源,找出出錯的。就是拔掉一顆,就重新開機一次,直到找出有問題的硬碟。

  當然此方法硬碟越多就越麻煩了,還好我試到第二顆就讓我找到了。就是當我拔除代號I的硬碟後,回到作業系統中,就一切都回復正常了。看來問題來自I硬碟是毋庸置疑的了。但是,卻又不一定是硬碟本身所造成的,可能電源有問題,可能排線有問題,也可能是主機板出了差錯。(當然最不希望是主機板的問題,是的話問題就真的大了。)

  於是我先鎖定排線來做測試。(因為電源的問題比較不可能,我又不希望是硬碟或是主機板有問題,所以先從排線下手)索性將I硬碟給拆出主機內,使用我的外接式硬碟盒來做測試。如果是硬碟真的壞了,那就算用硬碟盒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。如果硬碟沒問題,那就可能是排線的問題了。

  測試結果:OK,I硬碟能夠正常使用,算是鬆了口氣,但是問題還沒解決,還有可能是主機板壞了,(當然不希望是如此,因為更慘)所以現在要將排線給換掉來做測試。還好組裝的電腦多了,多出來的排線也不少,還讓我找到一條還沒拆封過的排線。將排線換掉之後,接上硬碟來做再度的測試。這下以除錯法則來說,可以正常開機的話,就是排線的問題,反之,就是主機板壞了。

  測試結果:還好,可以正常開機,代表就是排線故障,換一條就好了,算是個讓人滿意的結果。不過如果還是不能正常開機,我也還會做最後的確認動作,就是使用GHOST回復備份的主程式,(GHOST是諾頓所出的備份還原程式),回到我認為所有東西都是最正常的狀態下的時候,再來做最終的測試。如果仍然不行正常開機,那我就只能認了,只能確定是主機板的問題了。(真的還好不是)

  我非常慶幸,我還稍微懂點Personal Computer的皮毛,出點小問題還難不倒我,至少能夠找出問題著的癥結所在,而不是急著要換電腦。

  我想如果不瞭解的人,就算把整台電腦拿去新光華天地找人修理,我想,可能也免不了被人敲詐一番。他就看準了你不懂,只要跟你說:「你這個主機板壞了啦,要換掉才行。」你只能無奈的說:「那要多少錢?」奸商:「可是你的配備都太舊了,新的主機板都不支援,可能得要重新換掉。」言下之意,就是要你全部換新啦!

  這樣下來,可能將近一萬元就這樣被騙走了。其實只不過就是一條不到一百塊的排線壞掉而已,(排線在買主機板的時候就會附了,其實根本就是不用錢的意思)想想還真是不小的差別。所以,電腦有問題,別急著整台換掉,自己做些簡單的測試,就能夠減少當冤大頭的可能。

  我始終認為,使用PC的人,還是要去學點硬體的基礎。基本上我認為,只會使用軟體的人,不算是真的會用電腦,(誰不會啊)還是要軟硬體兼備,才算是真的會用電腦的現代人。(峰哥,多少也該學點吧。)

PS.有關於GHOST軟體的使用方法與下載位置,將於下篇做精確的解釋與說明,敬請期待!

沒有留言: